【風險池】有甚麼用?自願醫保為何不設風險池?

【風險池】有甚麼用?自願醫保為何不設風險池?

作為保險公司的客戶,你可曾想過保險公司是如何賺錢的呢?

世間沒有穩賺不賠的生意,保險公司的業務模式就是基於風險來營運,這意味著保險公司必須面對可能發生的損失和賠款,並且無法完全預測和控制風險的大小和頻率。而由於每項保單都有可能產生損失和賠款,所以保險公司如果沒有一個妥善的風險管控機制,隨時會倒蝕一大筆。

這個時候,設立一個保險風險池就攸關重要,甚至可以說是每一所保險公司的營運核心。

保險風險池是甚麼?

保險風險池 (Risk Pool) 是指將有相似風險的個人或實體集合在一起,以分散潛在損失的風險和成本的做法。在保險業中,風險池是一個基本概念,它允許保險公司通過共享潛在損失的風險來為大量投保人提供保險保障。

例如,在醫療保險中,例如是自願醫保,其實也有相同的風險池機制。保險公司會將相似健康風險的個人可以被分組放入風險池中。這樣,保險公司可以將高醫療成本的風險分散到整個群體中,而不是讓個別受保人承擔自己的醫療費用的全部成本。通過風險分散,保險公司可以設定反映整個群體預期成本的保費,而不是每位受保人的個別風險。

除了醫療保險,保險風險池在房屋保險和意外保險中也常見,例如將有相似風險的房屋保險投保人集合在一起。這樣,保險公司可以將潛在的自然災害或其他可能影響特定地區的事件的損失風險分散開來。

保險風險池有甚麼用?

保險公司之所以設立「保險風險池」,絕對不是為了「自肥」,而是為了更好地控制承保風險,對保險公司和客戶而言都有好處。

對保險公司而言

  • 分散風險:保險風險池可以幫助保險公司將風險分散到不同的受保人之間,從而降低單個保單的風險。這樣可以減少保險公司的潛在損失,從而提高其財務穩定性。
  • 提高風險管理能力:通過對風險池進行詳細的分析和評估,保險公司可以獲取更多關於風險的信息,從而更好地管理風險和設定保費。
  • 提高市場競爭力:通過分析風險池中的數據,保險公司可以更好地了解市場需求和趨勢,從而開發更有競爭力的保險產品和服務。

對受保人而言

  • 提高保障質量:通過將有相似風險的受保人放在同一風險池中,保險公司可以更好地了解風險和需求,從而提供更適合受保人的保險產品和服務。
  • 降低保費:通過將風險分散到不同的受保人之間,保險公司可以降低保費,從而減少受保人的負擔。
  • 降低投保門檻:通過在風險池中將有相似風險的受保人集合在一起,保險公司可以擴大其風險承擔能力,即使是健康風險較高的人,也有機會可以成功投保。

自願醫保有沒有風險池?

在自願醫保推出之前,食物及衛生局曾接獲不少意見建議設立「高風險池」,讓高風險人士可以透過繳付比平常人貴3倍的保費,換取成功通過核保的機會。

然而,由於自願醫保設立高風險池需要政府承擔財政風險,而政府未必不願意承擔這樣的風險,所以自願醫保目前並不設有「高風險池」。此外,高風險池的設置也可能會對保險公司的盈利能力產生負面影響,因為高風險人士繳納的保費可能不足以覆蓋其產生的損失。因此,自願醫保通常不設置高風險池。

也正因為此,自願醫保並非「人人保承保」,若然投保人被判斷有過高健康風險,保險公司便可能拒保,藉此控制保險公司的承保風險,以免日後有過多索償申請,需要將資金壓力轉嫁至其他客戶。

同時,自願醫保其實也會要求較高風險人士繳付較高保費,例如是年紀越大,需要繳付的保費也會越高。所以即使自願醫保不設「高風險池」,其實還是有「風險池機制」。

保險公司不設風險池有甚麼後果?

不設風險池後果 (一)|風險不均

如果沒有風險池,受保人支付的保費可能與其實際風險不相符,這可能會導致保險公司承擔過多的高風險受保人的損失。如果保險公司無法通過收取高風險受保人更高的保費來彌補損失,就可能導致保險公司財務困難,進而對市場造成不良影響。

不設風險池後果 (二)|對部分客戶不公平

沒有風險池將導致不公平的保費。因為高風險受保人可能會支付比低風險受保人更高的保費,即使他們的損失頻率相同。這可能會導致低風險受保人感到不公平,因為他們可能會覺得自己支付了過高的保費。

不設風險池後果 (三)|保險公司承擔過高風險

沒有風險池將會使保險公司風險高。如果保險公司吸引了大量高風險受保人,那麼當這些受保人發生損失時,保險公司可能需要支付大量賠償金,進而使其陷入財務危機。

保險公司如何劃分不同風險池?

保險公司通常會通過精算師對風險進行分析和評估,以確定哪些因素構成風險,並將相似風險的受保人分組,讓這一群相似的受保人共同分享潛在損失的風險。

以下是用作劃分風險池的常見因素:

(一) 承保風險類型

保險公司會根據損失類型將受保人分組,例如車輛保險中,駕駛歷史較差或年輕駕駛員的風險更高,保險公司可能將這些風險更高的受保人放在同一風險池中。

(二) 受保人地理位置

保險公司會根據受保人居住或經營的地理位置將其分組,例如地震保險中,居住在地震風險高的地區的受保人可能會被歸為同一風險池。

(三) 受保人年齡和性別

保險公司會根據受保人的年齡和性別將其分組,例如壽險中,年齡較高的受保人可能會被歸為同一風險池。

(四) 受保人從事的行業類型

保險公司會根據受保人的行業類型將其分組,例如商業財產保險中,餐飲業和製造業可能被劃分為不同的風險池。

保險風險池如何影響保費?

一般而言,保險公司會將其保險費用設定為基於其預測的賠款率和預期損失。如果實際賠款率高於預期,保險公司可能需要從風險池中撥出資金來支付額外的賠償金。

因此,風險池的存在對保費有影響,因為它可以讓保險公司更好地管理風險,從而在一定程度上穩定保費。如果風險池的資金充足,保險公司可以更輕鬆地應對高出預期的賠款率,從而避免因損失過大而提高保費。相反,如果風險池的資金不足,保險公司可能需要提高保費來彌補損失,從而保持其經濟穩定性。

因此,風險池的大小和健康狀況可以影響保費的穩定性和水平。如果保險公司能夠有效地管理風險池,以平衡其損失和保費,則可以維持穩定的保費。但是,如果風險池管理不當,可能會導致保費波動劇烈,從而對消費者和保險公司都造成不利影響。

再保險和保險風險池有甚麼關係?

再保險 (Reinsurance) 和風險池都是用來管理風險和維持保險市場穩定的工具。雖然他們有不同的功能和應用,但是它們之間也有一些關係。

再保險是保險公司將自身風險轉移給其他保險公司或再保險公司,以降低自身風險的一種方式。通過再保險,保險公司可以將風險轉移給其他保險公司或再保險公司,從而減少其自身風險。這樣,保險公司就能夠確保自己的財務穩定性,同時繼續向受保人提供保險服務。

風險池是一種管理風險的機制,通常由保險公司或政府設立。風險池通常用來管理高風險受保人的風險,通過將這些風險集中到一個風險池中,保險公司可以減少其風險水平,從而確保其財務穩定性。

再保險和風險池之間的關係在於,它們都是用來管理風險和維持保險市場穩定的工具。通過再保險,保險公司可以轉移自身風險,減少自身風險水平,從而確保其財務穩定性。通過風險池,保險公司可以管理高風險受保人的風險,減少風險水平,確保財務穩定性。因此,再保險和風險池可以互補,共同幫助保險公司管理風險,維持市場穩定。

自願醫保風險池常見問題

在政府初時構思自願醫保時,本來有計劃設置「高風險池」,但凡是有較高健康風險的人士,都可以透過繳付貴3倍的保費來換取自願醫保保障,藉此達到「人人承保」的結果。但是,由於政府財政壓力的考量,所以最後並沒有落實自願醫保高風險池,而政府也承諾日後會適時檢討,視乎情況應否加入高風險池機制。

雖然自願醫保不設「高風險池」,但並不代表自願醫保沒有任何風險管理機制。為了控制受保人的整體健康狀況,以及平衡不同風險群組的索償成本,自願醫保會要求年紀較大、吸煙或曾有特定病史的人士繳付較貴保費,或是直接拒保。

🎁幫你格價!整合全港雙11自願醫保投保優惠

保險公司自願醫保投保優惠優惠碼
保泰Bowtie即日起至 2023 年 11 月 30 日,新客戶投保自願醫保可享首年保費 5 折 + 身體檢查+ 選用洗牙服務 2 次BEST11
富衛FWD即日起至 2023 年 11 月 30 日,一家人齊投保自願醫保靈活計畫可享6個月免保費FWDONLINE
匯豐HSBC即日起至 2023 年 12 月 31 日,於網上投保自願醫保,可享首年保費 8 折,與家人一同投保,更可享額外 9 折優惠20FLEX
信諾Cigna即日起至 2023 年 11 月 30 日,二人成功投保信諾自願醫保靈活計劃(優越),尊享購物禮券高達 HK$800 及 6 個月保費回贈自動套用
保誠AIA即日起至 2023 年 12 月 31 日,投保指定自願醫保計劃可享高達 6 個月保費回贈自動套用
宏利Manulife即日起至 2024 年 1 月 2 日,投保指定自願醫保附加保障,其後保單年度可享 20% 保費折扣優惠自動套用
保柏Bupa即日起至 2023 年 12 月 31 日,投保保保柏非凡自願醫保計劃(靈活計畫),首3年可享高達 80% 首年保費減免自動套用
保誠Prudential即日起至 2023 年 12 月 31 日,成功投保指定自願醫保計劃,可享高達 30% 保費回贈自動套用
永明Sunlife即日起至 2023 年 12 月 31 日,投保指定自願醫保計劃,可享總共高達 6 個月保費回贈自動套用

*以上排名不分先後,如欲了解更多自願醫保計劃的詳細推廣資訊,請到各保險公司官方網站查看

About Author

VHIS101

由擁有豐富的保險知識和經驗的成員組成,承諾會致力於提供客觀和中立的自願醫保保險知識,讓你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做出明智的投保決定。

發表留言

?>